「 雅歌孝友 」究竟述說怎樣的磺溪故事呢?走上階梯站在拜亭中駐足,你曾抬頭往上一望嗎?
如果有便會發現這塊百年古牌匾「 雅歌孝友 」 ,從古至今已有140年的歷史,陪伴著磺溪書院經歷了無數的喜怒哀樂,直到在歲月中消逝殆盡,成了無法找回的歷史遺憾。
台中書院特色-古牌匾
「 雅歌孝友 」故事要從光緒年間說起,在經歷數年鄉里仕紳的努力下,磺溪書院終於在眾人期待中竣工完成,這時晚清光緒帝親自派遣了「 御前侍衛-廖錦華 」 遠渡台灣,為磺溪書院掛上這塊由光緒帝欽賜牌匾-雅歌孝友。
期盼在磺溪求學的學子們,能夠擁有卓越絕倫的能力,在生活中孝順父母、友愛兄弟成為一位有用的人才。
台中書院特色-二次大戰砲火摧殘
不過好景不長,在時代演變下終究敵不過歲月的摧殘,磺溪書院不僅受到二次大戰砲火無情轟炸,還在民國時期遭受百年大洪水-八七水災,導致書院從內到外面目全非。
直到90年代才終於獲得中央政府經費開始進行修繕,但這塊古牌匾卻因保存不易而被竊取,令人感到相當惋惜,如今放上的便是重塑仿古品 。
台中書院特色-磚雕藝術品
雖是如此,拜亭中始終隱藏了許多不為人知的藝術品,如磚雕圖騰、壁畫、交陶趾等,如果不仔細觀察,你將錯過這些美好。
就好像眼前這的窯前磚(軟磚),它代表了磺溪書院的獨特所在,每一幅磚畫都有著各自的故事。
所謂窯前磚(軟磚)是指紅磚在尚未燒成前就進行圖案雕刻,雕刻完成後再進行燒製的方式,通常以這種方法燒製出來的磚雕作品會有天然弧度出現,使磚雕圖騰呈現栩栩如生的感覺。
現在,就讓我們看看拜亭隱藏了什麼,想要了解就從下方的基座開始!
在這裡你可以找到花中四君子(梅、蘭、竹、菊),靜悄悄的在拜亭下方隱居了多年,如果沒有仔細觀看,你將錯過與他們相見的時刻。
不說你不知道,花中四君子因生長環見、成長狀態的不同,擁有了與他人不一樣的傳奇人生,像是具有堅強忠貞,高雅素養的梅花(第一幅)、擁有堅貞不渝與高潔品質的蘭花(第二幅)、具有清淨與長壽寓意的菊花(第三幅)、以及代表節節上升的竹子(第四幅)。
每一位都有世人想要追求的人生理念,與擁有他們的生活方式,對於想要進一步認識他們的有緣人,可別錯過隱藏在拜亭下方的四君子唷!
台中書院特色-過水廊外牆
除此之外,在拜亭兩旁還有兩道鑲滿藝術品的磚牆,它們至今已有140年的歷史,為磺溪書院創造了無數的浪漫回憶。
你可以在牆堵及牆基上、磚與磚榫接處看到許多大大小小的磚雕圖騰,如門窗框、半圓弧牆基、花瓶形廊門、蝙蝠與農作物,這些都是以「 鏤刻花紋 」的設計圖案,搭配「 對場作 」的師徒競技雕刻而成,對於磺溪書院來說可是驚為天人的隱藏版亮點,想要了解書院特色的朋友,這兩道磚牆真的不能錯過。
「 對場作 」是台灣傳統建築中最神秘的建造方式,左右兩邊完全由不同師傅獨自製作, 以拚場方式合力完成一座建築。
「 對場作 」最特別的地方便是左右兩邊尺寸相似, 但形狀、樣式、手法卻有獨特差異,在形式上可分為「 前後對場 」或「 左右對場 」兩種。
在磺溪書院拜亭兩旁的過水廊外牆,便是屬於「 左右對場 」的「 對場作 」作品,相傳是師傅與徒弟攜手打造完成,至於誰的功力比較強呢?那就讓大家自行評斷了(嘿嘿!小鋪也不知道)。
過水廊外牆是採用「 窯後雕 」來磚造。所謂「 窯後雕 」就是一種先將土坏進行窯燒後,接著在進行圖案雕刻的方法,與前面介紹的「 窯前雕 」方式剛好相反。
一般在進行「 窯後雕 」時,由於剛燒好的磚硬度較硬,需要用細鑿子慢慢雕刻才行,要不然就很容易發生磚裂情況,是一種相當費工的雕刻方式,不過這也造就了過水廊外牆非凡的價值。
*超Q文昌帝君平安香包【 把寶瓶安帶回家 】!
另外,過水廊外牆的左右兩邊還有一對相互輝映象徵「 出入平安 」的花瓶門,獨特的瓶身花紋外型在傳統建築中相當罕見,是書院中大家爭先恐後地拍照亮點之一。
你還可以在過水廊外牆中看到「 六角窗戶、卍字磚雕 」等圖騰,其中最大亮點便是六角窗戶,中間三根管子可是由具有節節高升含意的「 竹子蛟仔陶 」所組成,在傳統建築中也相當罕見。
對於想要捕捉磺溪風采的朋友,千萬別錯過這些精湛絕倫的藝術品了!
【 磺溪療癒小物-寶瓶安香包 】
兼具文化傳承與生活祝福的磺溪書院文創精品,它就在台中大肚,想要為家人與自己購入一份保平安嗎?
現在就來趟磺溪書院祈福旅遊,一起搶先入手【 把寶瓶安帶回家 】!
【 下一關 正殿傳奇 】
下一關 驚天動地的正殿傳奇,究竟有什麼神秘故事?讓我們繼續探索下去,點我進入【 下一關 】!
【 追蹤 孵化Bar 拿好玩資訊 】
如果想要不定時得到「 景點旅遊 」或「 孵化Bar 」的最新資訊,那就來【 追蹤-孵化Bar 】,你將不定時收到「 全台好吃、好玩、新奇事物 」給您嚐鮮~
【 旅遊美食景點由我來找】
追蹤『 小資旅遊美食趣 』
搶先追蹤 【 FB - 小資旅遊 】
搶先追蹤 【 IG - 小資美食 】